Xiaomi 小米迷你主機安裝、實測篇|Xiaomi Mini PC Review

本文分享小米迷你主機的初次開機心得和跑分成績。台灣 110V 環境下運行穩定,內建英文 BIOS,建議重灌台灣中文版 Windows 11 以解決語系限制。
小米迷你主機開箱

這次就來分享一下初次開機心得,還有大家最想知道的跑分實測成績到底如何?這邊也先說一下,這台電腦在台灣 110V 電壓環境下是可以穩跑沒問題的。

還沒看過前一篇小米迷你主機開箱、拆機篇,連結點這邊

BIOS 選單

Xiaomi Mini PC BIOS
➜ BIOS 右上角有個 Mi 家 Logo。

電腦啟動中只要按下 F2 就會進入 BIOS,內建語言只有單一英文,沒有其他語系可以切換。

BIOS 版本號為 XM22AL5S.00.10.2022.1107.1159,截止上稿日都還未出現任的韌體更新出現。

BIOS Menu
➜ 直達第二頁選單

Advanced 進階選單內頁,進去 Video 選單就可以調整共享內顯記憶體容量(底線為出廠預設值):

◼ IGD Minimum Memory:64MB、128MB
◼ IGD Aperture Size:128MB、256MB、512MB、1024MB

Performance and Cooling
➜ Power, Performance and Cooling 選單

超頻玩家會需要調整的地方就在這頁選單,有少量細部選項可以進行超頻設定,且預設的 PL1 數值為 33W、PL2 為 64W、Tau 為 28s,不過個人超頻功夫不到位就不獻醜了。

首見 Windows

簡體中文
➜ 若以出廠中國版 Windows 系統,直接改為台灣中文就會顯示錯誤資訊。

出廠搭載的 Windows 11 家用中文版為簡體中文單一語系,無法顯示繁體中文,建議是直接重灌會比較 OK。而且重灌後會直接以正版系統啟動,不用擔心沒有金鑰序號,前提是不要選錯版本就好。

小米客服
➜ 官方客服這樣回覆真是又驚又喜XD

鑑於官方客服都無法提供正確的驅動程式,那就只能靠自己了。這邊講解一下重灌前的準備步驟:

Windows 下載
➜ 正版 Windows 下載頁面

插入一支隨身碟,到台灣微軟官網下載並製作 Windows 11 開機碟,然後到 Intel 官網下載 Intel NUC 十二代的 Wi-Fi 驅動後,解壓縮到開機碟內備用。

https://intel.ly/3HNVkdc (這是 Wi-Fi 驅動,網址太長縮一下。)

BIOS F2

開機,按下 F2 進入 BIOS 並調整以 Windows 開機碟開機。

Windows Install

前面一個步驟還需要打入金鑰,直接選「我沒有產品金鑰」就可以,然後再以 Windows 11 家用版安裝。

系統分割
➜ 系統分割

小米出廠預設是 512GB 對半切,這邊依個人習慣改成單一 C 槽即可,請小心不要誤刪到開機碟。

Windows install skip Wifi
❗最重要的步驟在這邊❗

重灌的時候,在這邊會遇到無法略過的網路連線,這時候請按下鍵盤「Shift + F10」,並在命令提示字元內鍵入「oobe\bypassnro」按下 Enter,待電腦自動重啟後就可以跳過網路連線步驟,接著請繼續把系統安裝完成。

工作管理員
➜ 工作管理員確認驅動程式

首次安裝好的系統會缺少一大堆驅動程式,這時候就要靠剛剛下載到開機碟內的網路驅動來解決。

Intel 驅動程式與支援助理

有了網路之後,接著下載「Intel® 驅動程式與支援助理」來協助安裝其他驅動程式,如此一來就可以解決驅動問題了。

「Intel® 驅動程式與支援助理」下載連結 ➜ https://bit.ly/3WBad6J

不過要注意「藍牙驅動程式」跟「BIOS 更新 WSADL357」會一直跳出更新提示,卻無法正確更新上去。所以請將這兩個更新提示給隱藏掉就 OK 囉,以上就是安裝台灣 Windows 11 家用版的一些小解法。

上機實測

燒機前先來回顧迷你主機重點規格:
CPU:Intel Core i5–1240P
GPU:Intel Iris Xe Graphics G7 80EUs
MB:Intel NUC12WSBi5(可能軟體誤判)
RAM:Crucial CT8G4SFS832A DDR4–3200 2 x 8GB
SSD:FORESEE XP2000F512G 512GB

跑分前先看系統資訊,確認細部規格。

CPU-Z
➜ CPU-Z

主機板型號不確定是不是誤判,BIOS 韌體更新匹配不上。

DDR4
➜ DDR4 記憶體資訊
RAM SPD
➜ RAM SPD
GPU-Z
➜ GPU-Z
CrystalDiskInfo
➜ CrystalDiskInfo

說明一下跑分環境,BIOS 設定為出廠預設沒有亂動,系統的電源模式是啟用到最佳效能,也一併把驅動程式及 Windows Update、Windows 市集都更新至最新版。

CPU-Z Benchmark
➜ CPU-Z 內建 Benchmark

CPU Single Thread 693.3、CPU Multi Thread 4248.3,對照組抓 AMD Ryzen 3700X。

AIDA64 Benchmark
➜ AIDA64 Benchmark

先說聲抱歉手邊沒有正式版,記憶體測試資訊也就只能顯示這些了。

CrystalDiskMark 預設設定檔
➜ CrystalDiskMark 預設設定檔

預設設定檔讀取 4,055.18MB/s、寫入 2,728.49MB/s。

CrystalDiskMark 真實世界效能設定檔
➜ CrystalDiskMark 真實世界效能設定檔

真實世界效能設定檔,讀取 2366.41MB/s、寫入 2,410.57MB/s。

x264 FHD Benchmark
➜ x264 FHD Benchmark

x264 轉檔測試得到 54.04FPS、22,398.07kb/s。

Cinebench R23
➜ Cinebench R23

Cinebench R23 單核心 1,646pts、多核心 9,113pts。

CrossMark
➜ CrossMark

最近算常見的跨平台跑分軟體 CrossMark,總分 1,456、生產力 1,401、創造力 1,590、反應 1,257。

3DMark Time Spy
➜ 3DMark Time Spy

3DMark Time Spy 顯卡分數 1,275、CPU 7,629、總分 1,457。

➜ 3DMark CPU Profile
➜ 3DMark CPU Profile

3DMark CPU Profile 最大執行緒為 5,117 分。

PCMark 10
➜ PCMark 10

PCMark 10 現代辦公,總得分 5,342。

AIDA64 + Furmark
➜ AIDA64 + Furmark

最後雙烤 10mins,最高溫來到 81°C,不過最近天氣有點涼,感覺機子也不會太燙,全速運轉的風扇噪音還是滿明顯的!

HDMI 接孔螢幕輸出
➜ HDMI 接孔螢幕輸出

最後提醒一下,如果走 18Gbps 的 HDMI 2.1 訊號輸出,那麼最大解析度為 4K@60 HDR 8bit 或是 4K@30 HDR 10bit,且不支援 Adaptive Sync。

Thunderbolt 4 接孔螢幕輸出
➜ Thunderbolt 4 接孔螢幕輸出

所以最好的接法就是透過 Thunderbolt 4 的 DP Alt Mode 來做訊號輸出,這樣就能輸出 4K@155Hz SDR 6bit 或者是 4K@100Hz HDR 8bit,並支援 Adaptive Sync 48Hz — 155Hz。

後記

Xiaomi Mini PC
➜ Xiaomi Mini PC

體積小巧真的是這種 NUC 類型的迷你主機最大的優勢了,不過礙於本人對評測數據的見解不是太深,還請板上神人協助分析。

以輸出螢幕訊號的結果來看,Thunderbolt 4 如果要啟用 HDR 的話,那麼解析度就得降為 4K@100Hz 8bit;反倒是 HDMI 雖然給到兩顆,卻是 18Gbps 的老舊頻寬,實在不算太滿意。倘若以目前趨勢來看,直接配給一孔 48Gbps 滿頻寬 HDMI 2.1 接孔,說不定這樣還能滿足更大需求的輕度使用者,話說 60Hz 跟 100Hz 螢幕刷新率的體感差異還是相當巨大的。

其實原本只是想記錄一下這款產品的心得感想,不知不覺好像講了有點多,希望這些資訊對大家還是有用的啦~

「簡單測試,不簡單的產品」

如果內容有錯誤的話,還請不吝指教,謝謝大家。

還沒看過前一篇小米迷你主機開箱、拆機篇,這邊請點

yeeztest
yeeztest

簡單測試,不簡單的產品。

文章: 7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